霍州煤电三家选煤厂实现首季开门红

 人参与 | 时间:2025-04-05 11:09:50

电力部门的煤电装机容量2020年前达峰值为9.7亿千瓦。

而经历了11月份持续170小时的封航之后,尽管沿海煤炭运输出现阶段性中断,但电厂存煤数量没有出现大幅减少。从沿海六大电厂日耗情况上看,截止12月21日,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合计为62.4万吨,虽然较12月初每日增加了3.1万吨,较11月15日增加了6.2万吨。

霍州煤电三家选煤厂实现首季开门红

经历了持续封航以及冬季用煤旺季到来,但电厂存煤数量不低。明年一月中旬,随着春节的临近,煤价将停止上涨。但当前耗煤数量的提升,主要依靠气温的下降,民用电提振带来的。4、春节即将到来按照以往的经验,在春节前一周开始,南方工业企业就陆续停产放假,电厂耗煤量大幅减少。也就是说,再过一个月,沿海煤炭市场阶段性趋好就要结束。

去年2月15日(距离大年初一还有4天),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合计已由正常情况的70万吨下降到44.8万吨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持续放缓,加之PPI同比继续下降,市场需求依然低迷。下游钢材和水泥价格跌势不止,终端需求依旧疲软,焦价经历了一轮调价后暂时企稳,但下游钢厂采购较弱,且焦企回款困难,开工率维持低位,预计后市焦价仍将走弱。

动力煤:煤价暂时企稳,电厂日耗微升环渤海动力煤(Q5500)价格指数收于373元/吨,跌2元/吨。螺纹钢1605报1668元/吨,跌34元/吨或2%。期货市场:TC1605本周价格295.4元/吨,涨7.6元/吨或2.6%。风险提示:稳增长措施效果低于预期,经济下行风险加大。

秦皇岛煤炭库存599万吨,降20万吨,广州港库存151万吨,增5万吨。目前进入冬季施工淡季,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继续下滑,下游需求低迷,钢价跌势不止。

霍州煤电三家选煤厂实现首季开门红

焦炭1605报624元/吨,涨0.5元/吨或0.1%。上海地区螺纹钢HRB40020mm价格为1780元/吨,跌20元/吨,上海热轧板卷3.0mm价格为1920元/吨,跌20元/吨。唐山二级焦到厂价710元/吨,天津港一级冶金焦815元/吨,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720元/吨,均持平。主要城市钢铁库存量919吨,减少6万吨。

秦皇岛至广州运费指数CBCFI收于24.1元/吨,涨2.3元/吨或10.6%。大同南郊Q5500报225元/吨,持平,秦皇岛港山西优混Q5500报352元/吨,涨1元/吨,广州港山西优混Q5500报410元/吨,持平。BDI指数收于581点,涨83点或16.7%。投资策略:短期利好难寻,维持行业中性评级

不把重点放在国有企业身上,供给侧改革是很难向纵深推进的。按理,企业出现严重亏损,应当及时调整生产策略,减少生产供应,以维护市场价格。

霍州煤电三家选煤厂实现首季开门红

《政治经济学》教科书不是有过这样的例子,资本家为了维护牛奶价格,宁可将牛奶倒进大海,也不降价吗?为什么煤炭、钢铁等行业,不能采取减产求生的措施,而要死守产量、宁可一起死呢?因为,相关数据显示,煤炭行业呈现的是价跌量增的现象,而钢铁行业则是需求降幅大、生产降幅小的现象,两者都是需求与供应完全不配套。先看煤炭行业,在没有进行大规模整合、大规模国进民退时,虽然问题很多,特别是安全生产事故频发,但是,就市场供应来说,总体还是比较平衡的。

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,毫无疑问,难点也在国有企业,在于如何让国有企业能够从过剩的产能中挣脱出来,从恶性竞争中挣脱出来,从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中挣脱出来,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,并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原则办事。所以,在研究供给侧改革问题中,一定要将国有企业作为重点的重点,放在最突出位置,提出强有力的改革办法与措施,确保国企不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阻力,不给供给侧改革拖后腿。实践证明,地方政府在国企的去留和去产能问题上,是不可能有很高的觉悟的。一方面,钢铁行业亏损越来越严重,亏损金额越来越大。且其一旦建成达产,要想把产能压下来,或者转产,尤其是关闭破产,基本就没可能了。也正因为如此,在供给侧改革中,如何对国企进行改革,把国企带给供给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好,就成了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。

近一段时间以来,有关钢铁、煤炭领域的消息不少。一旦市场平衡一,开采的频率也就比较低了。

自然,也就只能共度唉河了。最终,也就只能大家一起死。

不仅是产能过剩,包括创业、创新、增强企业活力、增加有效供应、提高供应质量和效率等,都可能是一句空话。员工失业、税收、政绩等,就会将其绑得死死的,根本挣脱不开来。

这也意味着,供给侧改革决不能满足就改革谈改革,而必须将改革的重心下移,具体到具体行业、具体领域,其中,优先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。就拿煤炭、钢铁两大行业来说,其所出现的产能过剩、恶性竞争、大面积亏损等方面的问题,大多也是因为国有企业在行业中所占比重过大所致。再看钢铁行业,从2003年的宏观调控,到目前的产能翻了几番,说到底,也都是国有企业在作怪,都是国有企业不惜一切代价地扩大产能、投资新厂所致。为什么近几个月来,国有企业的效益状况不断下降,其与其他制企业的实现利润等也无法相比,很大程度上,也与钢铁、煤炭等行业的大面积亏损密切相关,与行业的协调性不强、大局意识不强有关。

尤其令人难以想象的是,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、钢铁行业已经岌岌可危的情况下,广东、文本两地还投资建设了两大钢铁企业。也就是说,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,最受伤的就是国有企业。

一方面,煤炭价格不断下跌,已跌成土豆价,导致煤炭行业大面积亏损,亏损面已超过80%。值得注意的是,两大行业也是竞争性领域中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行业。

要知道,只要国企在供给侧的问题解决好了,其他所有制企业的问题就不难解决。反之,国企问题解决不好,就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所有制企业问题的解决。

据业内人士透露,两大行业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,主要还是各大企业之间不能形成共识所致,亦即哪个企业都指望别人停产、自己生产,或别人减产、自己增产。可是,面对煤炭价格快速上涨,多数企业都采取了快速扩能的措施,在很短的时间内,产能就扩大了很多,以至于在市场需求出现萎缩时,谁也不愿放弃市场、减少产量。但是,整合以后,按理生产的计划性应当更强。而不是指望依靠地方政府的觉悟去解决国企的去留问题。

所以,也就出现谁的产能更大,谁的亏损就更多。总之,国企已成经济复苏最大难点。

这样的一种思路和方式,钢铁行业又怎能不产能过剩呢?而国有企业又怎能不出现效益严重下降的现象呢?不仅这两大行业,船舶、工程机械、汽车,包括风电、光伏等领域,也都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投资失控、效率不高、投资成本巨大所致。1~10月份,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主营业务亏损已高达720亿元,亏损面也扩大至47.5%。

而要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,最根本的手段,还是改革。原因就在于,非国有企业主要是依据市场规律进行开采。

顶: 34踩: 973